南美洲国际物流运输需要结合区域地理特点、时效需求及成本预算选择合适的方式,运输方式及特点如下:
一、海运:大宗货物主力方式
海运是南美洲物流的主要选择,依托巴西桑托斯、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、智利圣安东尼奥等核心港口形成运输网络。
整柜运输:适合20吨以上大宗货物,20尺柜可承载约28吨,40尺高柜容积约76立方米,时效约30-45 天,成本较空运低50%-70%。
拼箱运输:中小批量货物可选拼箱,按体积或重量计费,适合电子产品、日用品等,需经巴拿马运河或南美西海岸中转,中转周期增加3-7天。
特殊注意:部分港口存在拥堵问题,需预留5-10天缓冲期;雨季可能影响港口作业效率。
二、空运:高时效应急选择
空运适合高价值、紧急货物,主要依托圣保罗、利马等枢纽机场。
直飞航线:中国至巴西圣保罗直飞约25-30小时,至智利圣地亚哥约30-35小时,时效快但成本高。
中转航线:多数货物经美国迈阿密或欧洲阿姆斯特丹中转,全程约5-7天,成本较直飞低20%-30%,但是需要关注中转衔接时效。
限制要求:危险品空运需提前办理鉴定,锂电池类需符合IATA DGR标准,部分机场对超大件货物有尺寸限制。
三、陆运:区域内衔接补充
陆运主要用于南美洲内部国家间货物转运,依托安第斯山脉公路网及亚马逊河运输通道。
公路运输:巴西、阿根廷等国公路网络较完善,可实现港口至内陆城市门到门运输,适合短距离货物,需注意部分国家边境查验严格。
内河运输:亚马逊河流域可通过内河船运输至秘鲁、哥伦比亚等国,时效约 15-20 天,成本低但仅适合耐潮货物。
四、多式联运:综合优化方案
针对长距离、复杂路线货物,多式联运更具成本优势:
海铁联运:中国海运至巴西港口后,通过铁路转运至内陆城市,较全程公路运输成本降低15%-20%。
海陆联运:经美国迈阿密海运至加勒比海港口,再转公路进入南美北部国家,适合规避南美东海岸港口拥堵。
南美洲国际物流运输需 “按需选路、时效优先”:
大宗非紧急货物优先选海运,通过整柜或拼箱控制成本,预留港口拥堵缓冲期;
高价值紧急货物选择空运,直飞航线保障时效,中转航线平衡成本;
区域内转运结合陆运或多式联运,优化最后一公里衔接。
需要提前了解各国清关效率及运输限制,选择熟悉南美市场的物流商,可显著降低延误风险,提升运输稳定性。


